返回
钢化玻璃波浪变形:原因与对策
发布时间:2025-08-23 阅读量:20

钢化玻璃因其较高的安全性,被广泛应用于玻璃门窗、淋浴房等领域。其生产原理相对简单:将普通玻璃加热至软化,然后对其表面进行急速冷却,形成应力层,从而大幅提高玻璃强度。然而,在生产过程中,玻璃表面出现波浪变形是一种常见问题。


波浪变形产生的原因

钢化炉通常采用辊道式,每根陶瓷辊之间都有一定间隔。当玻璃在加热软化时,由于自身重力,其表面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轻微的波浪形变。如果变形情况严重,则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:

玻璃厚度不足:厚度越薄的玻璃,在加热时软化程度越大,变形也越明显。通常,5毫米及以下的玻璃在钢化时更容易出现波浪变形,而8毫米及以上的玻璃则变形程度较低。

陶瓷辊间距过大:如果钢化炉的陶瓷辊间距过宽,玻璃在两根辊道之间会因重力下坠,导致波浪变形加剧。这种情况下,变形的波浪间隔会比较均匀。

原片玻璃存在结构问题:钢化后的玻璃无法进行再加工,因此开槽或开孔等操作必须在钢化前完成。对于这类有特殊结构的原片玻璃,钢化时需要适当提高加热温度,并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操作,否则除了波浪变形,还可能引发炸炉等安全问题。


解决方案

针对厚度不足的玻璃,可以通过调整加热时间来控制其软化程度。

如果变形是由陶瓷辊间距过大引起的,可以调整辊道的间距来解决。

对于有特殊结构的原片玻璃,则需要在调整加热温度的同时,确保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。